最近看了几个零碳园区和社区的试点方案,基本上都是各种光伏风电、源网荷储、电车绿道、垃圾分类、种花种树等工程项目一顿往上怼就完事,除此之外其它啥都没,最多再加一个碳平台和碳抵消。要是换个名字,改成xxx园区基建升级改造项目方案也一点都不违和。
这些项目好是好,但我就想问一下,这些个项目其它非试点地区就没有吗?作为试点那是要起示范作用的,至少得有点创新嘛,到时候领导来视察了,你是带着领导们去看新建的光伏屋顶,还是去走新修的城市绿道?领导问你试点试的是啥你咋回答?
(资料图片)
(来源:老汪聊碳中和 作者:低碳老汪)
零碳试点试的是什么?
我承认这些基础设施是一个园区实现碳中和必不可少的措施,但是试点嘛,不整点创新,那除了多一块牌子,恐怕领导也会觉得这跟其它地方没什么两样。不止领导,可能园区内的企业或者居民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住在零碳园区试点。那这个试点的意义在哪呢?
在我看来,零碳园区试点一定不等于一堆死板的基础设施的堆砌,它应该是一个流动的、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形态。而正因为这个社会形态还未形成,所以我们才需要试点。为了实现这一社会形态,我认为除了那些基础设施以外,还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分层次的零碳管理体系
要做到上有零碳顶层设计、中有零碳生态、下有零碳居民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零碳园区。
顶层设计是指该园区现在碳排放是什么样,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一个总体规划,其中应包括园区总体碳排放情况、各领域的碳排放特点及碳中和路径、范围三和消费端碳排放情况及降碳措施,总体和分项的量化碳目标,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体制机制等。
零碳生态是指以碳排放为商业介质的一系列商业模式,碳交易也好、碳税也好、碳普惠也好都算是这一层,有了这一层,整个零碳试点才算是有了生命,各个参与者和设施才能有机联动起来。
零碳居民则是指参与零碳生态的个体,它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商家或者工厂,真正碳排放的主体是他们,如果连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处于零碳试点内,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主动节能减碳行为,那这个零碳园区试点则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。
二、多方位的示范项目
零碳园区试点毕竟是示范项目,所以一定要体现其示范性,示范性是一定要别人能直接感受得到的。所以我们的示范项目中,要做到有实有虚,有静有动,有深有浅。
有实有虚是指既要有看得见的实体项目,比如那些充电桩啊绿道这些;又要有虚拟化的项目,比如碳排放数据可视化即碳管理系统,这两点基本上各试点都能满足。
有静有动是指既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实体项目,又要有能够直接参与的体验项目。你想想,假如哪天领导来了,只能参观一个项目,你得有一个拿得出手的,让领导看了会印象深刻的项目,这是静。那么动是什么呢,就是要能够直接参与的项目,比如碳普惠,或者其它可以直接参与到社区零碳建设的项目,领导来了也可以让他顺便体验一下。
有深有浅则是指的科技含量。深是指的高科技项目,像风电光伏什么的就不要拿来秀了,我们应该根据当地情况,试点一些尚未实现商业化的项目,什么DAC啊、ASAP啊、合成肉啊、绿氢站啊,核聚变什么的,哪怕规模小一点都行,这样一下逼格就起来了。而浅的项目自然就是门槛非常低的项目,低到群众都可以参与的项目,比如垃圾分类。
三、有辨识度的宣传方向
要想试点搞的好,宣传肯定少不了,好的宣传可不会让你把一堆项目大杂烩来宣传,它只能是用一个代表性的亮点来对外传播。这个亮点最好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,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。比如当地是旅游为主,那一定是与旅游做强绑定,如果是以农产品为主,那么就需要与农产品做强绑定。如果没有什么特色,那么就得自己创造一个亮点出来了。总之,对外传播时需要有辨识度的亮点项目。
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,那么你的零碳试点方案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方案了,准备做或者正在做零碳试点方案的你,可以对照着看看,是否这些元素都具备了。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起点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2 联系邮箱: 39 60 29 14 2@qq.com